小产权之痛:土地权属衍生的卓黑市 2017春节前后,小产权房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在国内长期的卓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小产权房作为一种尴尬的存在一直广泛游离于市场体系之外,形成庞大的卓黑市。 官方统计数据一直无法厘清国内小产权房的具体数目。不过在北京东六环,毗邻燕郊的通州区内,一直存在着一个大型的小产权房社区——太玉园。2017春节后,在业主李优的带领下,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了这座小区。 太玉园地处通州区张家湾镇,南北走向的张采路将小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加起来整个小区占地有两千多亩。据不完全统计,东西两区的业主累计已经超过两万人。 李优说,当初选择在太玉园买房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便宜。说实话,这里的配套设施很完善,挨着地铁线,交通也方便;门口有菜市场有超市;小区物业费甚至只要五毛钱。李优至今仍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尽管当年只是无奈之选,但她没有后悔。 和其他地方小产权房业主一样,希望房子顺利转正一直是李优的愿望。2006年,两居室的小产权房入手后,当地的村委曾颁发过一个产权证明,这成为她拥有这套房子的唯一凭证。李优一开始就清楚小产权与大产权的区别,也自然希望太玉园的房子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大产权,但是一转眼十年过去,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公开消息显示,在最近一次查处行动中,太玉园被罚款两亿元,但一切照旧。甚至,当地的张家湾村在玉带河沿岸又建设了一批新的扩建工程。这些新建房子和现有的太玉园一样,同样是小产权。 李优没有卖掉这个两居室的打算。我这房子现在租出去一个月也能有三千的收入,又不用还月供,没必要卖掉。她和大多数太玉园的业主一样,在等待中继续博弈。李优认为太玉园社区最终会有一个出路。 像太玉园这样的小产权房社区,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专家认为,太玉园是在村镇集体用地上直接建造房屋出售给购房者。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在土地市场先上车、后补票是小产权房形成的主要原因。例如,将原本非住宅属性的土地以住宅性质卖给开发商,地方财政可以多得几倍的土地收入,后期一旦无法完成土地性质变更的补票行为,这些业主的房屋将永远成为小产权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各地出现小产权房现象,归根结底是土地指标的问题。每年全国和地方都有相应的土地开发指标。这些用地指标包括了住宅、商业、工矿、仓储、公共基础设施等各类性质。 据了解,地方上每年度工业、商业等性质用地指标往往产生冗余,而住宅用地指标则十分抢手。因此,地方政府普遍采取先上车后补票的方式,每年把部分非住宅用地直接以住宅用地卖给开发商,后期再补办土地用途变更手续。在土地手续未变更之前,地上住宅一直是非法的小产权房。 针对这种畸形供求关系下产生的卓市场,业内专家认为,通过公开透明的招拍挂市场获得的土地很难诞生出小产权房,因为土地权属性质在出让伊始已经十分明晰。而小产权房往往是绕过正常土地市场进行土地买卖,然后在五证不全的情况下进行销售。因此,尽管解决历史遗留的小产权房存在难度,但是杜绝增量并不困难,从土地出让到房屋销售中间的多个环节都可以做到有效监管和规避。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4 10:55 , Processed in 0.0496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