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房产资讯 查看内容

北京买房故事:新政让这条交易链上所有人都被冻住

评论: 0|来自: 中国青年报

摘要:   在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摸爬滚打20年,张志远见过有人因房子而暴富,也见过有人白白损失了17万元,什么都没得到。   在那笔失败的交易中,张志远是甲方。他和妻子本来的打算是把自己在四环路边的老房子卖掉 ...

  在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摸爬滚打20年,张志远见过有人因房子而暴富,也见过有人白白损失了17万元,什么都没得到。

  在那笔失败的交易中,张志远是甲方。他和妻子本来的打算是把自己在四环路边的老房子卖掉,换一套郊区的独栋别墅养老,房子早已经看好了,楼前有一大片菜地。

  跟他签订合同的是一对情侣,这对相识了9年的恋人也计划好了,拿到房本的那天就去领结婚证。前提是,他们要先把昌平区的一套商卓卖掉,才能交上200万元的首付款,剩下的钱还能负担起一辆车和一场婚礼。

  从3月26日起,这些甜蜜的计划都被打乱了。那天,北京市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规定商办类项目的销售对象应当是合法登记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有数据显示,新政出台后3天内,商办类的业签约跌幅99.9%,张志远遇到的只是其中一个故事。

  已经收了100万元首付款的商卓交易无法进行,张志远的房子那对情侣也买不了了,但10万元的违约金和7万元的中介费,他们还是得出。

  张志远至今都记得,解除合同那天,那对情侣满脸愁云,一声不吭,那时新政出台差不多刚一个月。

  在此之前,张志远那套四环边的房子从挂出到签合同,只用了一天,买家从看房到交定金,不超过3个小时。房子售价为510万元,面积不到60平方米。

  这几乎是张志远第一次不得不放慢买房的脚步。从1997年买第一套房子开始,张志远就坚信抓什么都不如抓一套房。这个商人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和看房,就连出门旅游都总要去当地的书店和房屋中介逛逛。妻子跟他晚饭后出去遛弯儿,要是发现他没跟上,回头去中介门店里找,准能找着。有几次赶上店里客户要去看房,他也要跟着去,尽管人家根本不认识他。

  为了买房子,张志远手里都没有闲钱。他和妻子手里有5套房子,但是一辆老牌面包车开了12年,连发小广告的都不愿意往我这儿发。

  这些年来,张志远见证了房价的一路飞涨。他眼看着路边中介挂出的最低房价从一字头(记者注:指100多万元)变成了二字头三字头,直到现在五字头越来越多。

 ⊥在今年3月份,他有个朋友看上一套房,房主几次涨价,最后谈好600万元成交。临近签合同,房主接了个电话,说有人要加10万元,问这边要不要涨。他的朋友气得没顾上法律,在大马路上把对方揍了一顿。

 】价的飞涨不止发生在北京。去年春节,张志远有个亲戚开车去涿州,路上就让楼盘推销员给拦下了。到了售楼处一看,满屋子都是人,当时就交了2万元定金买了套房,说是让气氛给包围了。现在那套房子已经涨了200多万元。

  现在这年头,买房子真跟买白菜一样。张志远斜靠在椅子上,身穿一套绸料的深色唐装,脚上一双黑色布鞋,看起来像个地道的老北京。

  因为经常看房,张志远的微信里有北京各个地方的房地产中介,经常联系的就有二三十个,但是这几天,他听经常联系的中介说,新政之后房市成交量下降了七八成,有的中介因为拉不到业务,开始离开北京,跑到承德、唐山,最远的去了海南。

  张志远买第一套房时,花了3万元。那会儿商品房在中国市场出现已经将近20年,但很少有人买,大家还都等着单位分房。我要不是因为没分上,也不会花那个钱。那时候一个月才挣一千块。张志远说。那时他刚刚辞了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始做生意,需要库房,就在相当于今天的五环边上买了一块农民宅基地,周围都是大片的荒地和村子。

  为了买上房子,他们两口子抱着孩子在村里住了一年,大冷天挨家挨户打听有没有人要卖房。

  那时买房子真是为了住。张志远感慨。结婚后一年之内搬了5次家,好几次都是被房东轰出来的。过了20年,他还会时不时想起当年吃过的没房的苦。到现在,他们总共搬了十几次家,只不过后来的几次,都是在自己的房子里搬进搬出了。

  他从东五环的村子,搬到东三环的楼房,后来为了孩子上学,又搬进了东二环。

  如今,买房卖房几乎是他唯一的事业,曾经用来住的房子也不只是容纳家庭那么简单。

  他曾买过将近一年的股票,投了30万元,最后只有几千元收益。就连做生意,都不如他在房子上的收益多。

  2004年的时候他第一次贷款买房,每个月要还1500元,相当于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咬着牙扛了下来。那时贷款政策刚放开不久,周围知道的人都很少。2011年北京出台限购政策之前,他买了截至目前最后一套房,也是唯一一套纯粹为了投资的房子。

  那是雍和宫附近的一处20平方米的平房,当时92万元买的,现在得300万元了。

  这得干多少活、熬多少年才能挣得出来?张志远说。后来,最早买的那一处农民宅基地的房子拆迁,他又分得了两套房和130多万元拆迁款。

  他也早就预料到北京房价的持续上涨。前些年,他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往北京跑,工资一年年涨,毕业几年后年薪几十万元的越来越多,心想这房价肯定也得跟着涨。身边总有人不相信,一直以为房价能降下来,结果在一间筒子楼里跟一家老小挤了30年。他感叹。

 ≡张志远来说,房子就是养老的保障。光靠那些养老金,将来怎么能更好地生活?张志远说。在他看来。有了房子就有了话语权,养房子比养儿子还靠得住。

  买房的时候,张志远几乎没有考虑限购政策带来的影响。他坚信只要人不断往北京走,房价就不会下跌。直到最近,新一轮的限购才让他不得不放慢脚步。

  为了卖出北四环的那个房子时能合理避税,张志远和妻子在卖房前两天办理了离婚。

  在民政局,他们看到排队离婚的人群中好多都是拉着手、笑嘻嘻的。办理手续的工作人员当时只问了他们几句话:财产都分配好了吗?是自己的真实意愿吗?没过几分钟,离婚证就发到他们手里了。

  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人。张志远的前妻说。这个证件除了让他们少交70多万元交易税款之外,没给她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她依然为家人准备每日三餐,晚饭后跟前夫一起出门散步,依然需要常常回头到路边的中介门店把他拉出来。

 ∩是这一次,本来已经计划好的交易被政策拦了下来。张志远还只是这条交易链上的一环。他准备卖房后换的房子,房主是个老太太,原本打算下个月去美国花200万元买套独栋小楼,就等他卖房交首付了,现在也走不了。另一头,原本向那对90后情侣买商卓的人已经交的100万元首付,也尚未被退还。一瞬间,这条交易链上的所有人似乎都被冻住了。

  张志远不知道的是,那对90后情侣在跟他签订买房合同的那天晚上,又赶回昌平的那套商卓里签订了卖房合同。那一天他们累坏了,可还是买了两瓶鸡尾酒,庆祝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他们就像当年的张志远夫妻,从河北来到北京,想在这座城市扎根。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志远为化名)

  玄增星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7 00:22 , Processed in 0.0441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