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房产资讯 查看内容

楼市冷热格局悄然逆转 打破怪圈有后招

评论: 0|来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摘要: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成了观察中国楼市之变的窗口。北京的中介不太忙,郑州的居民连夜排队购房。这一冷一热打摆子的背后,是中国楼市的分化格局愈发明显。纵观当下,政策调控趋严已成定局。结合近段时 ...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成了观察中国楼市之变的窗口。北京的中介不太忙,郑州的居民连夜排队购房。这一冷一热打摆子的背后,是中国楼市的分化格局愈发明显。纵观当下,政策调控趋严已成定局。结合近段时间的市稠现,热点楼市大部降温已成趋势。专家表示,楼市异动有原因,未来调控还需坚持一城一策,对症下药,系统打造房地产市场降发展长效机制。

  楼市顽症有两高

  中国楼市有个两高:一边是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高,一边是三四线城市库存高。对应的市稠现,则往往是前者火热,后者冷淡。不过,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却发生逆转。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假期前两天北京商品房住宅签约84套,相比2016年五一假期的807套大幅下跌。有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北京周边的河北等地,中介声称不太忙。而其他热点城市如厦门,在小长假首日甚至首次出现二手房零成交的记录。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全国主要城市看,因为调控政策持续不断施压,小长假是2015年来一二线城市实际签约最冷清的一个假期。

  相比之下,部分地区销售火热。据媒体报道,郑州楼市五一开盘的排队购房队伍十分壮观,甚至有购房者裹着被子连夜等待。在郑州部分区域限购之下,未限购区域迎来了疯狂的市场行情。

  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也走热。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下降16.3%,三线城市则同比增长了35.84%。房价方面,北京317新政出台一个月后,房价出现18个月来的首次环比下跌;而广东清远3月房价环比上涨18.28%,福建漳州房价也环比上涨15.76%。

  一城一策来调理

  购房市场为何发生扭转?

 ”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何维达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对于一二线热点城市来说,楼市调控日趋严格,导致成交量萎缩,甚至部分价格下降,且因为前期涨得太多,目前市场处于观望状态。而三四线城市的火热,则可能由一些特殊因素所致,一是调控偏弱;二是市场预期新的调控政策将出台,提前抢购;三是有省市只对部分区域进行调控。

  从近期来看,未限购区域正成为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此前江苏省一份报告显示,热点城市楼市降温退烧的同时,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趋于活跃。比如属于南京都市圈的镇江政策相对宽松,受调查者的房价预期由一季度缓和上涨转变为二季度明显上涨为主;南通、淮安的商品房价格以稳中缓升为主。

  这引发市吃未来政策走向的好奇。对此,何维达表示,房价的过快上涨对实体经济是不利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减少,影响很大。各级政府已经看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总体来讲,不太可能允许楼市继续疯长或出现大的泡沫。具体而言,一二线城市调控力度更大;三四线城市相对弱,未来房地产成交量可能增加,这对部分城市‘去库存’是有帮助的,但不希望量价齐升,还是要一城一策,‘对症下药’。

  打破怪圈有后招

  谈及最受关注的房价,多方表示,实际上未来房价甚至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涨幅会受到控制。

  这得益于不断收紧的房地产政策。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去年9月底以来,中国已有55个城市出台了160余项房地产相关政策,房地产调控高压不减。

  有评论称,从抑制投机的角度看,未来更多的城市会加入到信贷与购房资格收紧的行列中。而此前未运用过的限售政策逐渐扩围,预计后续楼市调控将进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并用的四限时代。

  但东吴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表示,政策周期性的松紧变化只能作为短期内的应急手段,如果想要真正跳出房地产周期的怪圈,还是需要真正的长效机制。

  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降发展长效机制。

  何维达认为,长效机制不是针对某个政策而言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包括全国房产信息联网、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的综合利用。以房地产税为例,要通过科学征税让投机成本大于收益,真正让房子回归到居住属性。(刘少华)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7 00:10 , Processed in 0.0432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