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范晓)随着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接连退出校园贷市场,日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两大国有银行相继宣布推出校园贷产品。之前备受争议的校园贷迎来银行系正规军,将让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近日,中国银行推出中银E贷·校园贷,通过为高校学生量身打造蓄信用循环贷款,为高校学生金融服务打开正门。据了解,考虑到学生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中行的校园贷推出了中长期贷款,初期最长可达12个月,未来延长至3至6年,覆盖了毕业后入职阶段。同时,贷款提供宽限期,宽限期内只还息不还本,贷款金额最高8000元。 在业务模式上,中行采用了与高校合作的方式,由高校和银行共同审核学生借贷需求,有助于校方及时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借贷,避免了P2P平台、分期平台等机构绕开学校直接影响学生的弊端。中行方面声称,贷款利率体现普惠意义,不含任何手续费。获得贷款额度的大学生可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提取资金、随借随还。 无独有偶,建行广东手行也对外宣布推出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给予在校学生1000元到50000元的授信额度。目前年利率按5.6%执行,相当于日息万分之一点五,远低于信用卡和P2P的信用贷款利率。 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现有超过3700万在校大学生,如果每人每年有5000元的潜在消费需求,那么,校园信贷的市场规模或将达百亿级别。然而,由于贷款机构良莠不齐,裸条借贷、暴力催收、高利放贷等与校园贷相关的负面事件成为了瓶中的妖怪,让人谈之色变。 2016年4月,银监会和教育部联合出手整顿校园贷市场。今年4月,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剑指高利放贷和暴力催收等问题。 随着监管靴子逐渐落地,行业洗牌加速。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底,全国共有7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主要为消费分期平台和P2P网贷平台,比2015年顶峰时期少了47家,其中仅2016年就有45家平台主动退出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全国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校园贷要开正门,被业内视为为银行系正规军进军校园贷定下基调。对此,深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乐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行、建行等银行进入校园金融领域有天然的资金和品牌优势,更多的正规金融机构进入校园后,大家一起对用户进行市场教育、信用安全教育,才能把不良网贷、非法高利贷彻底赶出校园。 然而,这只是终结校园贷乱象的第一步。乐信方面表示,打通各个放贷主体之间的信息孤岛,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系统,才能从总体上控制大学生的负债情况,避免多头借贷引发的行业风险。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1 03:20 , Processed in 0.21199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