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信达证券张志刚:本轮债转股多数是明股实债

评论: 0|来自: 腾讯财经

摘要: 腾讯财经 作者 周纯从目前已经做的20多家企业,7000亿的债转股情况来看,应该说是一个债转股的变形,多数转股是‘名股实债’。6月4日,信达证券董事长张志刚在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信达证 ...

腾讯财经 作者 周纯

从目前已经做的20多家企业,7000亿的债转股情况来看,应该说是一个债转股的变形,多数转股是‘名股实债’。

6月4日,信达证券董事长张志刚在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信达证券参与了本轮第一个债转股项目,并作为建行债转股的财务顾问,参与了整个债转股的过程。

张志刚提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签协议时转的是股,但是通常都会约定回购条款,这也意味着5年、7年之后,企业或者企业的股东、地方国资还要把这块股权买回去。

他解释称,对于银行而言,做出这样的安排可能也是出于流动性的考虑,因为它不可能长期持有;另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银行能够介入的程度也不高。所以通常都是名股实债。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成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由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将近600家企业进行政策性债转股,支持国有企业脱困,四大行的不良贷款得到大量剥离。

跟上一轮债转股相比,现在的情况应该说更为严峻一些。张志刚认为,两方面因素决定了此轮债转股的实际效果。

一是在转股的过程中,企业的过剩产能是不是真的能够剥离和处置,首先在价值形态上需要做一些重估,如果能重估下来,对于企业的降发展是有利的;如果不能重估,还会像上一轮债转股一样,转股效果有待观察。

二是在上一轮债转股过程当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并没有真正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此轮债转股后,银行的持股公司是不是真正发挥股东的作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张志刚对此并不乐观。在他看来,银行对于整个产业界的研究和跟踪目前是不足的;另一方面,银行也没有相应的能够真实地提供可以增值服务的企业管理人员,这样对于股权的后续增值很难起到提升作用。

此外,在张志刚看来,银行在选择转股当中,到底是选正常贷款转股,还是选择不良贷款转股,这也涉及到相关权衡和一些道德风险,这两者解决不好的话,债转股政策的推行可能会大打折扣。

他将90年代的债转股视作报表性重组,认为本轮债转股应该是一个价值重构的过程,通过市场化和法制化两个手段,选择那些有市尝展前景的企业进行转股,并在转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剥离和市场化的估值。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3 08:12 , Processed in 0.0419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