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背景、定义及特征 (一)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背景 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目前以日内瓦、纽约、伦敦、新加坡和香港等为发展中心,是很多商业银行针对高端客户提供的一项私密性极强的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开始慢慢萌芽,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源于为顾客理财,以财富管理为核心,是随着我国中高端理财业务蓬勃发展应运而生的。2007年3月,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在北京开业,成为国内首家设立私人银行部的中资银行。2007 年 8 月,招商银行宣布其私人银行深圳中心正式开业,成为国内首家推出私人银行业务的股份制商行。2008 年 3 月,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门成立并投入运营。经过7年的发展,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已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成为富人阶层进行理财的首选,并带动了其他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银行业务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私人银行业务定义划分 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高端的理财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所设计的投资理财的产品要根据客户需求私人订制,运用保险、信托、基金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维护客户在资产收益、风险及资产流动性偏好进行效用最大化选择,对资产金额达到一定金额的人及家人、子女生活方式及教育、财产继承、税务等进行统筹规划,对客户投资资金进行全方位投融资服务.私人银行业务位于银行业务金字塔的顶层,属于银行零售业务,根据国际上对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四级划分法可以展示为: 家庭办公室:面向的客户极为富有,属于富豪中的超级富豪,个人或家庭金资产一般不低于1.5亿美元 私人银行:为富有阶层提供资产管理或投资服务,客户的金融资产一般不低于100万美元。 富裕银行:为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为10万到100万美元的中间富裕阶层提供个人理财业务。 大众银行:为金融资产低于10万美元的的客户提供个人理财业务。 (三)私人银行业务的特征 1.服务对象特定 它是针对社会中具有一定的财富的人士或者家庭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专业化的高端金融服务。私人银行接受客户资产门槛:
2.私人银行经营业务多元化、综合化特点 针对富人阶层的不同需求制定特定的业务,主要涉及财富管理、财富积累、财产继承,财产保护等。私人银行业务客户所要求的服务与普通银行客户所要求的服务有很大的不同。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业务具体包括保险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高端咨询与协作业务、商业银行业务等。 3.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保密性 是根据富裕阶层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并要求对客户的信息高度保密,而非大众化的服务,具有较强的隐秘性。客户对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机密性和安全性有很高的选择标准,在需要与私人银行沟通时,一般会要求客户经理主动登门拜访,极其重视隐秘性。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够健全,金融资本市尝展不够成熟,正因为私人银行业务的保密性,该业务所能够提供的数据资料也较少。 4.有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 业务范围比较广泛,理财产品复杂性程度高,其核心在于资产管理。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进而带来较低的操作风险,私人银行业务被认为是低风险业务的一种,具有较低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 5.利润贡献大 私人银行业务经营多带来的盈利远远大于普通客户所带给银行的利润,据统计,大概20%左右的高资产净值客户给银行带来的利润占总利润的大约80%,而私人银行业务客户是这部分高端净资产客户中更高端的部分,能够给银行创造出巨大的利润,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层次低 我国所开展的私人银行业务尚处于初步阶段,理财产品缺乏多样性,经营业务缺少层次性,而且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层次不齐,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也仅仅是储蓄方面简单的扩展,将储蓄,借贷进行简单的资产组合,通过相应的结算工具帮助客户增值、保值,但是不能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的投资,无法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2.银行有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动力 第一方面,随着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改制,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发展,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私人银行业务成为给大银行角逐的焦点,面对国外银行愈发激烈地争夺国内高端客户市场的压力,为了抢占、留住富裕阶层客户,国内各大金融机构纷纷着手私人银行业务。第二方面,私人银行业务可以给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银行业有一个二八定律:20%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可以给银行带来80%丰厚的利润,可以注意到高资产净值客户是各大银行收益的主要来源,巨额回报让国内银行纷纷染指私人银行业务,并推动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将为国内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力和获利能力的重要来源。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模式模糊 我国传统银行业发展模式特点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利差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传统的单一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符合低层次、稳定的、低端竞争市场。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必须加快转变银行业务增长模式,以个人银行业务为主要发展着力点,加快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使之在我国银行业务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随着我国放开汇率、利率管制,个人银行业务会愈来愈能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和盈利机会。但国内银行长期以来以产品为中心的思想,限制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在产品研发方面出现诸多缺点,如不计成本、不求质量、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银行个人业务创新性不足,银行研发产品之间互相模仿,私人业务大同小异,同质的产品无法显现出差别优势,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比较模糊。实践证明,只有对资产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进行优化配置,创建成熟的专业性强的私人银行业务研发团队、营销队伍,做到点面结合,形成以银行自营为主的扁平化管理发展模式,才能够起到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降发展的目的。 (三)私人银行业务监管及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加强 国内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主要依据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来进行的,但是由于两者之间经营业务的差异,发展模式的差异,其监管模式肯定会有很大的不同,需要考虑监管模式的特殊性和适应性,否则就会出现监管低效率、甚至无效率,随之会出现的问题有: 1.出现重复监管或者监管真空。 据大众所知,银监会主要负责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但是还有其他各种部门对其的监管,如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某些特定业务的监管,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尽量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的发生。 2.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政策成熟规定,目前主要采用理财业务的监管规定进行监管,而私人银行业务具有经营多元化和风险复杂化的特征,这些政策法律法规不能满足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需求。 (四)需求方面面临的问题 1.国内有大量的潜在顾客,有大量的隐性需求亟待发掘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富豪如雨后春笋拔地而出,我国的居民财富也迅速增长。据2013胡润财富报告称,全国每1300人就有1个千万富豪,全国总共有8,100个十亿富豪、280个百亿富豪。另外,有105万千万富豪和6.45万亿万富豪,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2%。伴随着富裕阶层队伍愈发庞大,,人们对于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投资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而私人银行业务正是以财务管理为主要手段达到富豪们所需的增值保值的目的。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金融市尝展缓慢,私人银行业务刚刚起步,在诸多金融产品上设计不全面,缺乏多样性,金融工具以及相应的制度及政策还不够完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不够成熟,因此,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隐性需求亟待挖掘。 2.当前客户缺乏投资的动力,对于私人银行业务没有足够的了解与信心 从国内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经营状况及销售情况分析,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量占所有业务量比重较小,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富有阶层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需求低。主要原因在于①多数客户理财观念较为保守,对各种资产管理业务并没有足够充分的了解,而且对于其经营的专业化缺乏信心,在获取高额收益的诱惑下,他们更倾向于防止资产的流失,而非持续的盈利,在这种客户的思想观念下,他们对于私人银行业务并没有足够的偏爱。②国内银行所提供的理财产品较为单一,相对于国外丰富多样化的私人银行业务有很多的不足,且服务水平,员工素质、专业性都有一定欠缺,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 三、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以满足客户满意程度为重点,积极推进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要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努力实现个人、家庭与企业的综合资产管理目标,研究个性化、差异化的投资理财产品和金融政策方案,为客户提供贵宾级式服务,并量身打造符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并提供专项远程委托资产管理服务。努力创新金融产品,赢得客户的长期支持。广大高资产净值客户之所以选择私人银行业务主要原因在于:①获得更加广泛的资产选择;②分散风险;③资产投资的私密性。因此只要抓淄户的个人理财需求要解决下列问题:①提供广大高净值资产人士长久的、全方位的理财产品,在各银行私人业务趋向同质性的情况下,各大商业银行要积极研究满足客户需要的差异化产品,努力克服在实际操作上存在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导向。②私人银行业务难以实现客户的理想财富管理,即保证财富安全、财富风险分散、创造更多财富、财富安全传承、子女教育及事业的期望难以实现。③私人银行业务营销模式出现问题,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塑造成了高端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私人银行业务变成了高级理财业务的产品销售市场。因此,私人银行业务的“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有待提高。 (二)努力培养、加快引进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性极强的私人银行业务人才 培养储备专业性人才,建立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培训体系,人才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最为重要的发展资源。私人银行要提供具有创新性的产品的关键在于要有一个优秀的背后专业团队以及客户经理的带头作用,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涉及较强专业知识,比较复杂、全面、涉及很广的知识领域,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需要倍加关注,建立很好的、标准较高的培养体系极为重要。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两种方式来培养私人银行业务专业人员。一方面,加快引进和培养具有优秀的专业修养并熟悉市场环境客户经理团队,还可以直接从国际市场上聘请优秀的营销团队、具有成熟的市抄验的高学历金融人才。另一方面,从各商业银行内部抽调一些具有较强学习能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直接送到国外进行培训和学习。 (三)构建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体系 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是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商业银行依靠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体系能够降低业务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依靠高科技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可以带来节约时间,准确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准、提高优质服务,节约人力资源,优化银行形象、扩增客户网络等优势。技术研究运用是私人银行业务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针对科学技术进步要做到:要不断提高银行业务运作的技术含量,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产品,在网络银行上增添新的服务功能,提高设备技术含金量,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数据更新速度与增加渠道资源整合效力。在业务整合、数据整合、系统一体化的趋势下正确选择更优化的系统平台,在实现系统安全过度的情况下提升应用价值。 (四)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要实现私人银行业务的降快速发展,不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的努力,还要靠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1. 金融市场环境全方位建设 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积极推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完整有序的运行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市场体系中的劳动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信息市场的良好运行为金融市场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条件与可能, 2. 维护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健全法律法规 政治与社会稳定是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了在世界上难得的一片远离战争的净土。纵观国际,瑞士私人银行之所以获得了降迅速地发展,与其稳定的政治环境、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分不开的,有助于实现客户对其资本资产投资于私人银行业务安全性的考虑。 3. 从分业监管向综合性、功能性监管转变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监管、分业经营模式,而私人银行业务是超越了传统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它是传统银行、投资顾问、资产管理者等多种角色的综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分业监管、分业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如若依然采戎业监管,只能带来监管的低效,甚至监管的真空,耗费巨大的时间、资金成本。目前,我国对于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一般只能按照理财业务的法规运行,导致在遇到问题时商业银行无从下手,留下风险隐患。最后,要不创新与监管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努力实现监管力度与尺度的合理平衡,监管过严或者监管不力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只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的监管模式才能够真正的快速推进私人银行业务降快速发展。 四、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对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有了深刻的认识,私人银行业务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枝独秀,被认为是金融业务最赚钱的工具之一。在中国,私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也已经初具规模,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角度来看,私人银行业务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应该在组织结构、服务流程、产品研发方面加紧创新步伐,尽早克服金融资本市场不够成熟、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不足之处。我国应该立足于自己的短板,积极汲取外资私人银行业务的优秀经验,走出一条由中国特色的私人银行业务体系的道路,真正做到为客户量身打造优质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私人银行业务产品链。(南阳银监分局 赵惠明)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2 08:38 , Processed in 0.3141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